濟南市首屆殯葬職業技能大比武圓滿落幕 第A08版:專版 20180426期 濟南時報

展示“工匠精神”和“繡花功夫”傳遞有溫度的殯葬文化 濟南市首屆殯葬職業技能大比武圓滿落幕




滴雞精哪裡買|台中滴雞精哪裡買 滴雞精推薦孕婦|滴雞精功效孕婦>滴雞精推薦|滴雞精推薦2018



比賽中,穆春彤正在進行塑型修復工作。
比賽中,林陽正在主持齊魯傳統送別儀式。
五一勞動節前夕,由濟南市民政局、各縣區民政局主辦的濟南市首屆殯葬職業技能大比武圓滿落幕,一批技藝精湛、敬業專註、敢於拼搏、不斷創新的先進典型脫穎而出。本次比賽的開展,也正是濟南民政殯葬人踐行“民政為民、民政愛民”服務理念和貫徹落實“四學四比四做”和“大學習、大調研、大改進”主題活動的重要舉措,也為全體殯葬職工提供瞭溝通和交流的平臺,進一步推動殯葬服務行業標準化,提升瞭殯葬職工的服務技能和服務能力,充分展示殯葬職工的形象和風采。
現場展示“精湛技藝”“傢庭祭祀會”和“塑型修復及美容”獲一致好評
比賽於4月22日、23日兩天進行,項目分為遺體接運及特殊收屍、化妝修復、羽化、殯禮儀式策劃及實操四項,共有來自濟南市殯儀館、濟南市蓮花山殯儀館等7傢單位的40餘位選手參賽。
在正式比武前,濟南市殯儀館和濟南市蓮花山殯儀館進行瞭“傢庭祭祀會”、“塑型修復及美容”和“3D打印整容修復技術”展示,獲得瞭與會人員的一致好評。濟南市殯儀館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傢庭追思會包括宣讀祭文、請靈凈靈、供奉祭品、焚香悼念、往生回顧、卡片追思、鞠躬惜別等環節,結合齊魯傳統傢祭儀式,運用瞭當下流行的“生命故事”、“人生小電影”等新型追思方式,讓傢屬在對故去親人的祭祀、思念與回憶中,實現瞭良好傢風的溫習、傳承與弘揚。
蓮花山殯儀館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負責人畢愛勝模擬展示瞭對逝者面部修復、整形的過程。“以往遇到受損遺體,需要整容師通過手工操作,耗時較長。現在推出的3D打印遺體修復技術用時更短、精準度更高、人工成本也更低。”從事遺體護理工作13年的畢愛勝,幾乎24小時隨叫隨到,幫逝者凈面、化妝,用自己的雙手讓亡人更有尊嚴地離開,“盡管有瞭這項新技術,但也離不開人工輔助,制作完畢的模型還需要借助整容師的修復技術,才能與人體更自然地結合。”考試環節“障礙重重”12位優秀選手脫穎而出
為保證比賽的公平、公正、公開和順利實施,濟南7傢殯儀單位相關負責人被聘請為評委,每個比賽項目設置一、二、三等獎。記者看到,除瞭要按照正常標準考核外,還設置瞭“障礙”環節,比如在燃燒器點火失靈等異常狀況下的選手應變能力。遺體接運及特殊收屍考核項目難度則堪比駕考。
22日下午比賽正式開始,裁判員們本著公平、公正、盡責的理念,對每位參賽隊員進行瞭客觀評價。參加比賽的選手嚴格遵守紀律,尊重裁判,尊重對手,認真地對待比賽,積極向上、竭盡全力,把最好的狀態和精湛的技藝留給瞭賽場。
經過一天半的激烈角逐、層層選拔,12位選手分獲四項比賽的冠亞季軍。其中,濟南市蓮花山殯儀館的徐永山、張宜兵、穆春彤分獲羽化、遺體接運及特殊收屍、化妝修復三個項目的冠軍,濟南市殯儀館林陽獲得殯禮儀式策劃實操項目的冠軍。
市民政局副局長杜紅波表示,殯葬職業技能大比武不僅是為瞭展示殯葬職工的形象和風采,更是為瞭展示殯葬人的“工匠精神”和“繡花功夫”,傳遞殯葬人的大愛情懷和有溫度的殯葬文化。
蓮花山殯儀館選手穆春彤:用溫柔的雙手留住逝者最後一個美麗瞬間
遺體防腐整容師穆春彤是4位比賽冠軍裡最小的一個。選擇這份職業,也就意味著每天都會接觸形形色色的死者,工作艱辛、壓力之大外人難以知曉。但24歲的穆春彤從來沒有後悔過,“所有的不理解和偏見在看到喪屬的眼淚時都不重要瞭”。她用自己的堅持,在領導和同事的幫助下,一步一個腳印成長為這個旁人眼中“特殊”行業裡的新生力量。
穆春彤認為,遺體整容師是一個決不能浮躁並且極需要發揮工匠精神的特殊職業,隻有事事力求完美,才能帶給喪屬更優質的服務。哪怕需要更長的時間、需要耗費更多精力,也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追求更完美的精神理念。
她是這麼說,也是這麼做的。自工作以來,穆春彤始終默默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進行實踐、探索、積累經驗,提高服務技術技能水平。在沒有微笑的人生終點上,她用自己溫柔的雙手留住瞭逝者最後一個美麗的瞬間,用愛心和真情撫慰瞭親人受傷的心靈,用自己的努力回報瞭社會賦予的責任。
在殯葬工作中她感悟最深的是責任和擔當,“未來的日子裡,我還會一直昂首走在路上,在特殊的崗位上,繼續綻放自己的青春”。濟南市殯儀館選手林陽:致力於傳承傢庭美德 讓每位逝者有尊嚴地離開
在隨後的冠軍懇談會上,獲得殯禮儀式策劃實操項目冠軍的林陽也談瞭自己的“心路歷程”。林陽出生於1982年,於2012年來到瞭濟南市殯儀館,至今5年有餘,目前的崗位是洽談員。
“我們館對此次濟南首屆殯葬技能比武非常重視,比賽時葬禮的策劃主要是體現逝者的幾個生命節點,結合齊魯傳統的‘孝’與‘禮’構思而成。”林陽說,期間經過瞭多次修改,反復推敲,也特別感謝同事們的幫助,因為館裡的每日工作量都比較大,在完成當日所有告別火化的任務後,才有時間做演示葬禮的策劃與演練工作。在加班加點、不厭其煩的反復演練後,才有瞭比賽時大氣莊重的齊魯傳統傢祭禮。
其實,“冠軍”的背後,更多的是平時的不斷積累和敢於下苦功夫的韌勁。林陽曾多次獲得濟南市殯儀館先進工作者稱號。“通過此次比武,我也更加堅定瞭我人生現階段的道路,那就是致力於傳承傢庭美德,傳播殯葬文化交流禮儀,弘揚傳統文化與社會公德。”林陽說,將不斷總結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嚴肅殯葬對每一位逝者傢屬的意義,致力於讓每位逝者有尊嚴地離開,讓傢屬學會告別。 (記者趙櫻寧)(趙櫻寧)



返回本版

復 制
arrow
arrow

    wim288sq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